由基督教救助協會與空中英語教室所舉辦的「1919愛走動-急難家庭救助計畫」勸募活動,今年進入第17年。12月23日(日)清晨,1919單車環台車隊暨1919幸福巴士,在900名愛心車友陪騎下,自凱達格蘭大道聯袂啟行,展開長達14天1200公里的愛心長征。不僅為急難家庭籌募救助金,也為偏鄉弱勢長者提供從頭到腳量身定做的服務,最後在2019年1月5日回到終點站台北信義威秀影城。
今年「1919愛走動」代言人宋逸民與宋達民兩兄弟,也起了大早來參與台北場陪騎帷幕牆。以雙胞胎身份傳遞「複製愛,讓愛走動」的精神,呼籲社會大眾一起捐款救助急難家庭。宋逸民表示,他與達民外表雖然相似,但擁有不同的內心世界,是完全不同的個體,「人不能複製,但愛可以。透過不斷的付出,愛就可以延續下去,不斷走動。」
今年是1919單車環台車隊連續第14年環台募款。38位募款勇士將行經100個鄉鎮,並沿途拜訪26個1919服務中心,探望受助的急難家庭、1919陪讀班孩子,及1919食物銀行受助戶。
同時,滿載愛心物資的1919幸福巴士,也將前進偏?,為弱勢長者提供心靈撫慰、口腔保健、髮型設計等服務,並贈送全套保暖衣物、新鞋與伴手禮。讓長者們從頭到腳,由裡到外,煥然一新。幸福巴士領隊、Traveler總經理彭民雄表示,今年是幸福巴士第三年,參與企業增多,募得的物資也更多了。「我們今年將前往26個1919服務中心,總共服務690個長者。而今天第一站就上到海拔1500公尺的復興鄉哈嘎灣1919服務中心,服務50位泰雅族弱勢長者。
38位環台募款勇士來自各行各業,有國中生、企業CEO、醫生、退休長輩、導演等。其中有人已連續騎14年,他們除了自己捐款,也發起「你騎車,我捐款」的募款行動,邀請親友一起響應支持。而每人除了要自負膳宿費外,出發前還要至少募到8萬元的善款。
38位勇士中,以74歲的張世良最長,他已連續參加11年,最年輕的是13歲的黃君祐,來自馬拉西亞,與爸爸黃凱順連續第2年參加。黃凱順是馬來西亞「MONQ財商學院」的執行長,此次全家出動,帶了三個兒子一起來挑戰,太太則在褓姆車擔任志工。他表示:「經費對我們是一大挑戰,除了報名費和機票,每人至少還要籌8萬元台幣的救助金,相當於大馬中下階層人士一年的薪資。為了完成任務,我們全家到處募款,使出渾身解術!」
康和證券今年第一次參加,將以接力的方式完成環台,擔任第一棒的鄭大宇董事長表示:「1919愛走動的精神深深感動我,所以特別號召康和證券的同仁環島接力,一同走進偏鄉送暖。這是我第一次騎車環島,期待能奉獻一己之力,將愛心傳遞到社會更帷幕牆多角落。希望我們一起為愛而騎,讓愛走動!」
在種植花草樹木時,我們經常會種植在室外,其原因就是因為需要日光照射,但有些室內盆栽或是精緻花卉,可能會比較擔心被風吹日曬導致受損或不美觀,因此往往需要打造堅韌的溫室,但溫室如果甚麼都看不到又很不方便且不美觀,所以有許多人也會考量到採用玻璃屋的方式打造溫室。平時有種植花草樹木的人都知道,透明的溫室有很多好處跟優勢,舉例來說,首要的理由就是美觀這點,你可以在遠處就看到你精心栽種的植栽,甚至如果結合餐廳、咖啡廳,還能有效地吸引人潮熱度,像現在有許多在地農民配合觀光,讓一般民眾體驗採收的過程,增加互動性,是否採用玻璃屋的溫室就很重要了,不僅拍照觀賞性極佳,且更有沐浴在大自然中互動的感覺。而玻璃屋的溫室栽培不只可以有效管控蚊蟲的蟲害,更可以在玻璃屋內建置許多電子監控系統,如果搭設的是室外,這些電子設備及管線,可能會受到天氣或其他外在影響,經常會需要維修及檢測,會比較不適合執行這樣的優化。當然現在有許多精緻農業都改為這樣的電子監控方式,提升農作物價值及品質,讓消費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消費體驗,也可以打造出良好的品牌效應。
今年1919幸福巴士將帶著愛心物資第三度啟航,送暖到26個偏鄉角落。每年幸福巴士都會提供牙齒口腔衛教宣導,並贈送潔牙用品,今年服務則將更升級,請到專業牙醫團隊「台北陽光牙醫診所」,於12月29日至1月1日,利用元旦連假隨隊入偏鄉,提供洗牙與基本蛀牙治療服務。讓長者們雖在偏鄉,也能享受到大都會的醫療水準。今年幸福巴士的另一個特色是安排專門的「心靈關慰志工」,負責陪長者聊天。盼望透過同理心的陪伴,能將暖暖的幸福送給長者們。
1919幸福巴士所裝載的是來自各界的愛心企業的物資與專業。這些愛心物資與服務來自TRAVELER旅行者、曼都髮型、樺美食品、金格食品、杏一醫療用品、台北市天母扶輪社、九如禪林基金會、TOREAD、寶雅、三花棉業、SNOW TRAVELER、長青連鎖藥局、菲塔有限公司、基督教金燈臺基金會、鬥士陳創意工作室,及台北陽光牙醫診所等。
根據財政部公布2016年綜所稅資料,所得最高的5%平均年申報所得約468.7萬元,但最低的5%卻只有4.4萬,貧富差距將近107倍,創下史上第二高。而從主計處2017年12月玻璃屋資料發現,全台約34%、305.1萬的受雇者很「薪酸」,主要工作月薪未達3萬元,其中更有近40萬受雇者,月薪連2萬元都不到,是典型的「窮忙族」!
這些「窮忙族」平日尚能餬口,但一旦遇到天災、重大傷病、失業等意外,因不符合社會救助法規的標準,無法得到補助,生活很容易就陷入絕境,而成為所謂的「急難家庭」。估計全台像這樣得不到補助的社福邊緣戶,約有60萬戶。
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2年發起「1919愛走動-急難家庭救助計畫」勸募活動,為急難家庭籌募救助金。2003年10月起開始救助服務,到今年11月底止,14年來已連結291個鄉鎮1,257個1919服務中心,透過14多萬人次志工進行7萬多次探訪,並提供急難救助金(每月5,500元,連續4個月)資助超過11,926個急難家庭,其中大台北地區的受助戶就有2,191戶。
歲末寒冬,正是愛心送暖的季節。基督教救助協會呼籲社會大眾能一起複製創辦人孫越叔叔的愛,持續支持急難家庭,讓愛能持續走動在全台每個急難家庭中。
帷幕牆的使用有許多種方式,大多是使用在大樓外側,可以有良好的觀賞性,也可以特別吸引目光,對於現代建築來說,有許多新建築都是採用帷幕牆的方式在製作,帷幕牆材質為玻璃,在白天更可以顯現出耀眼奪目的感覺,而施工也不會造成漏雨,在現代技術的進步之下,玻璃的耐用性跟強化性也更高,這也是許多高樓大廈都會使用玻璃帷幕牆的原因,強化玻璃一層一層,並且在外層玻璃塗上護模,可以保持更久的壽命,使其不會受到風吹日曬雨淋而導致耐用度降低,也可以保持乾淨亮潔,減少清洗維護的次數。除了高樓大廈外,一般家庭中也可以看到帷幕牆的使用,雖然屬於比較少數,但有些客戶新建的房屋是沒有預留陽台的透天厝,而為了打造更好的採光空間,但又不想犧牲室內地板的話,就可以考慮採用帷幕牆,大多使用在樓中樓或特殊的外觀上,主要是依造建築風格去施工。